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發表時間:2025-08-15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優質10篇)。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會嘗試寫事跡。事跡能夠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及激勵他人。在撰寫事跡時,需要關注一些關鍵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作文素材和人物事例,僅供參考,期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小軍,2003年任魯橋鎮科協辦公室主任。兩年來,該通過政策推動、利益驅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全鎮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訓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2003、2004年,全鎮共引進有關人才56人,組織科技培訓15期、83個班,參訓人數近萬人。人才的引進與科技培訓成果顯著:全鎮形成1.8萬畝烏鱧養殖基地,3000畝湖蟹養殖基地,1000畝泥鰍養殖基地,6000畝蘆筍種植基地,3500畝杞柳種植基地,50畝番鴨育種基地,100畝雙孢菇種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設是科普工作由虛向實轉化的重要載體。為此,小軍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全鎮科技工作全面推廣的基石。
首先,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走向,強化政策引導。該每年兩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調研分析,面向市場,提出對策。2003年年底,通過考察,引進了雙孢菇等食用菌種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賃100畝土地包費租給群眾發展雙孢菇種植。鎮農技站、農經站、水利站等部門的在小軍的帶領下發展雙孢菇種植。目前,全鎮共發展大棚86個。2003年年初,在漁業養殖效益走低的形勢下,小軍協調人員與韓國客商合資,引進優質泥鰍,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占地600畝的泥鰍養殖場。
其次,多層次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引導。
第一是建立科技示范與周圍農戶結對子,進行傳、幫、帶,有效地調動了農戶學用科技的積極性;
第二是成立技術顧問組。小軍聘請山農大動科院的教授、江蘇雙孢菇種植大戶、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顧問組,以專家為依托,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服務,所以在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六次,受訓人員1600余人。
第三是引進人才,多渠道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強化市場引導。兩年來,小軍通過各種形式引進人才56人,不斷充實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時,組織成立了烏鱧養殖協會、蘆筍種植協會和漁業總支麻鴨養殖協會,不定期地向全鎮農戶發布產品信息,供農民作市場決策參考。在產品銷售方面,協同縣有關部門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
魯橋鎮科技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帶動農村科普工作向縱深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都是小軍的努力工作的結果。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小高,增壓技術研究室調節系統專業技術骨干。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工作中勇挑重擔、思路開闊、善于學習、勤于思考,虛心向老同志學習業務,默默無聞地奮戰在增壓調節系統研究的第一線。
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苦干實干、無私奉獻;時刻銘記投身國防的使命以及研究所的培養和期望,在科研攻關中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工作中不驕不躁,保持嚴謹求實的作風,長期致力于增壓調節系統的`難點攻關,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規范了增壓調節機構優化設計流程、提出了某廢氣渦輪增壓方案,為研究所裝備動力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1.“紅色收藏家”謝海
謝海,其實只是遼寧大連的普通市民。因為對俄羅斯文化的興趣,堅持收藏中俄友誼紀念品。今年9月,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前往旅順拜謁蘇軍烈士陵園,隨后參觀蘇軍紀念塔展品陳列室。陳列室里展出了200余件二戰時期蘇軍紀念物,其中有近百件來自謝海。雖身患直腸癌,做過兩次大手術,連幾萬元手術費都拿不起,他仍不舍得賣掉藏品。網友為之感動,因為他與病魔賽跑永不服輸,因為他鍥而不舍地記錄和紀念那段我們難以忘懷的友誼。
2.“微笑姐”吳怡
在亞運會開幕式上,在三位領導致辭期間,在眾多媒體的鏡頭里,她始終一副燦爛笑容。在視頻網站上,“微笑姐”片段被頻繁點擊回放。她是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專業志愿者,曾以優秀的表現完成全部培訓課程。她的使命既簡單又艱難——在一切場合保持微笑,展示東道主的熱情和東方女性的魅力。網友說,她出鏡時間如此之長,笑到面部僵硬,雙手堅持交叉小腹前,幾乎抽筋,太難為她了。她卻誠懇地答說——不知道自己被拍,都是訓練有素的結果。
3.“大別山師魂”汪金權
汪金權22年前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放棄留城工作機會,主動來到湖北蘄春山區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在大山深處播灑希望的種子。22年來,汪金權扎根山區,堅守三尺講臺,傾心教書育人。雖然家境貧寒,他仍然從微薄的工資收入中,拿出10多萬元,無私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這位山村教師,以無私鑄就了人間大愛,展示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偉大品格。
4.“尋人志愿者”沈浩
從安徽滁州一名普通的下崗工人,到一名尋人志愿者,沈浩,這位42歲的中年男人,自2001年創辦“尋人啟事網站”以來,靠著一個人、一雙腿、一臺電腦,在互聯網與現實交織的尋人旅途上,先后走過24個省,行程30萬公里,穿破50多雙鞋,幫助800多個家庭重獲團圓。如今,沈浩的尋人網站月訪問量高達50萬人次,招募到一萬多位尋親志愿者,網友稱他為“中國尋人第一人”。“當天下無骨肉分離者的那一天,我的網站就可以關閉了?!边@不僅是沈浩的期待,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期待。(88教案網 Jab88.Com)
5.“美城管”楊維勛
一說到城管,就想到暴力蠻橫,似乎不動用暴力就不能執法。正團職干部楊維勛轉業到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執法一線,十年如一日,騎一輛舊自行車沿街巡查,執法中從不大聲叫嚷,從不強行掀攤,沒有暴力爭執,只有勸導、教育和溝通,柔性化與人情味贏得攤販們理解和支持,清理占道經營很順利、很和諧。他被網友稱為“美城管”,那輛舊自行車譽為“牛城管執法車”。全國基層干部的榜樣、全國優秀黨員吳天祥稱贊他是用心用情用誠執法;武漢市城管局授予他“城管執法模范”。
6.“美背影”交巡警張陽
在處理治安糾紛中幫涉案當事人挑擔上坡的重慶交巡警張陽并不知道自己被網友拍了下來,他覺得這是自己履行職責的一件小事。而這件“小事”卻讓無數網友感動,認為這是和諧警民關系的“美背影”。張陽的背影留給網友的是感動,留給某些執法者的是反思,留給社會的是以人為本和公平正義的執法理念。百姓需要更多像張陽這樣的“美麗背影”。
7.“*賬鄉”黨委書記張映上
作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白廟鄉的黨委書記,張映上從2010年3月至今,堅持要求將鄉財政所用的每一分錢,包括招待上級官員的煙酒錢都毫無保留“曬”到網上。不經意的舉動,締造了網上廣受關注的“中國第一個全*鄉政府”,受到網友力挺,甚至被外媒視為“中國政治透明掀開新篇章”。張映上和他的“*賬鄉”告訴我們,所謂改革,并不一定需要長篇大論,也并非追求轟轟烈烈,很多時候,改革就是以過人的勇氣和智慧,往前走出的那一小步。
8.“水果男孩”朱鴻磊
他父母不歸,祖父病重,家徒四壁;家庭責任劈頭壓來,求學夢想難以割舍,重慶彭水大山里的10歲男孩朱鴻磊將之一肩挑起。每日往返5小時、且不時塌方的求學和賣果路上,他堅定地行走。凌晨燒柴做飯的裊裊炊煙,賣果求學路上的氤氳薄霧,夜間溫習功課的如豆燈火,映襯出一個貧困大山里堅強的背影,感動了億萬網友。他們呼吁,把更多的愛給予“水果男孩”,給予農村留守兒童這個龐大的群體,讓他們的人生之路不再艱辛。
9.“鄉村檢察官”張章寶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的“鄉村檢察官”張章寶,先后接待群眾來訪5000余人次,處理各類來訪案件460多起。他“對群眾有愛心”、“對公正有追求”、“對事業有忠誠”、“對法律有敬畏”,他的工作模式被廣泛推廣,他的敬業精神讓百姓感動。
10.“中國好人”王文清
80元的棉服他穿了6年,卻資助180多名貧困少年;一張床、一張桌子、一臺舊電視、一輛電動車是他的全部家當,卻有數百張匯款單,累計捐出50萬元;23歲開始獻血,18年獻血超過8萬毫升,相當于15個成年人血液的總和。一連串的數字引出了這位“獻血大王”、“中國好人”王文清。他是江蘇江都人,國際紅十字人道主義宣傳員?!拔以敢簧屡e紅十字的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照亮世上痛苦需要幫助的人。”
11.“治沙愚公”王天昌
“挖好的樹溝,一夜之間就被風沙填平;種下的樹苗,根部可能在一夜之間*露,有的還會連根拔起?!痹诟拭C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鄉紅水村,每種一棵樹,都是在承接大自然的戰書。在沙進人退的不幸歲月,在“談沙色變”的荒漠邊緣,王天昌、王銀吉父子挖坑居住,靠兩峰駱駝運水澆灌,十一年間建起一道綠色屏障——6400畝壓沙林。網友大贊這對父子:這是偉大的中國農民!
12.“芝麻拍客”劉遠祥
他是一名60后拍客達人,攝像機已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他拍攝的都是身邊真實的小人物,“中國阿甘”鄭心意、“西單女孩”任月麗等網絡紅人都由他一手發掘;他是芝麻小人物,習慣用平民眼光記錄芝麻小事,但他原創的網絡視頻累計點擊量已高達三億多人次。他就是闖蕩北京的“芝麻拍客”劉遠祥,他用一個又一個發生在平凡人身上的感人故事,讓人們在浮躁的社會中,重新審視自我,發現人生簡單的幸福。
13.“農民攝影家”劉向陽
家貧輟學,飽嘗艱辛,河北曲陽縣東旺鄉南杏樹村小伙子劉向陽用堅韌和執著拿起了相機,365個村莊的奔波,20多年的堅持,400多份貧困失學兒童的檔案,這一生他甘當山村里的守望者,用鏡頭改變108個孩子的命運。這位感動網絡的“農民攝影家”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所謂門檻,過不去是檻,過去了就是門。戰勝命運波折人,值得肯定;此外還竭盡所能為他人開啟一扇門窗的人,更值得敬佩,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守望者。
14.“中國阿甘”鄭心意
沒上過一天學,但會寫幾千個漢字;脖頸和雙手不聽使喚,但能自食其力;自己缺錢治病,卻對地震災區的同胞傾囊相助;憑借自立自強的信念,用腳趾頭敲鍵盤開起網店……自幼腦癱的湖北省羅田縣青年鄭心意的事跡被拍成視頻發到網上,感動中國數以成計的網民,被譽為“中國阿甘”。如今,他每天都堅持去路旁的運動器械上健身。每逢周末,他還要到漢口江灘去踢一兩個小時的足球。“身體不像個樣子,但活得一定要像個樣子!”鄭心意說。
15.“青年之友”陳赫
從教48年,50多個青年修養專題講座,2部大學生人文修養教材——陳赫教授雖是中南大學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所長,卻有另一種身份:大學生“青年之友”。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他幾乎將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到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和青少年科普教育上。從“陳赫信箱”、“升華讀書社”到“光明博客”,從書面答疑到網上解惑,他始終用時尚的方式走近學生,是學生遇到困難時先想到的人。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話題一:標語
“帶病回村,不孝子孫”、“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相比城市一貫的嚴肅正經,鄉鎮宣傳以其硬核風格在網上受到了大量追捧,成為這個春節屈指可數的樂趣之一。這些樸實中帶著絲絲土氣,又狠又讓人想笑的標語和防疫宣傳工作的嚴肅形成了反差萌,讓人在鋪天蓋地的壞消息中有了一點慰藉和希望。
一直以來,標語都是重要的傳播工具。從城市到農村,隨處可見。作為一種宣傳方式,標語優勢明顯。比如防疫標語:“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愛?!笨谡趾筒《?,名詞對名詞,“戴”和“愛”都是動詞,且韻母為“ai”,對仗又押韻,十分好記。同時也利用了大家對生病的恐懼心理,號召大家戴上口罩。如此機智又實用的標語,真是讓人點贊!
話題二:醫者仁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愿申請書上寫道:“如有需要,我自愿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些天,很多醫護工作者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危難面前挺身而出,誓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彰顯了醫者的職責和本色。從一線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到參與決策的高級專家,醫者既需要專業的醫療知識,更需要無畏的職業操守。大災面前見本色,關鍵時候看品格。在這場人與病毒的戰斗中,醫護人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學誓言。
話題三:同胞情誼
“你們應該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也許還有家人在武漢,在這種時候我們應該共渡難關?!?月27日,在首爾飛往杭州的CA140航班上,機長在廣播中對乘客這樣說,“杭州有專業完善的醫療,杭州做好了準備歡迎你們,很榮幸成為你們的機長,歡迎回家?!?/p>
回家的路上,有深的親情牽掛,有深的同胞情誼。正因為各方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航班上乘客的熱烈掌聲,才有了武漢人回家后的安心與期待?;ハ嗬斫猓潇o對待,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照顧好每位旅客的心態。共克時艱更需要凝聚大愛,回家的路依舊會溫暖如初。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
在起步之初,北斗遭遇到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反對和質疑。中國北斗的代言人楊元喜院士奮斗四十余載,使我們的原子鐘達到了三百萬年誤差1秒的水平,比西方系統還要精準。他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和千千萬萬的北斗人一起改變了中國衛星導航受制于他人的歷史。北斗在為世人導航的時候,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航天領域的生動的闡釋。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樊錦詩
(1)扎根沙漠,守護敦煌的樊錦詩
被稱作“敦煌的女兒”的樊錦詩,北大畢業后,把大半輩子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她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為古老文化插上現代技術的翅膀,推動了“數字敦煌”全球傳播。她用單薄的肩膀,扛起保護人類文化瑰寶的重擔。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從青春到白發,心歸處,是敦煌。
(2)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護人
樊錦詩曾任我國敦煌研究院院長,幾十年來與家人分居兩地,孩子成長她只能缺席,一邊是繁華都市,一邊是西北荒漠,她坦言自己也曾面臨抉擇?!霸谝粋€人艱難的抉擇中,操縱著他的往往是隱秘的內在信念和力量。離開敦煌,就好像自己在精神上被連根砍斷,就好像要和大地分離。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護人。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從2018年12月19日起開設專欄,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員的先進事跡,用鮮活的事例講好改革開放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充分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全社會致敬先鋒,見賢思齊,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匯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磅礴偉力,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這里是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席卷全球,這里曾是戰場的前沿陣地。時年67歲的鐘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堅守的戰士。
-
●小學作文網Zwb5.CoM口碑推薦:
- 作文素材人物事例?|?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作文事例素材勵志人物?|?奉獻作文素材人物事跡?|?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作文素材高中人物事例
2003年,疫情來勢洶洶,廣州好幾家專門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已經不堪重負。
這時,鐘南山帶著他的呼研所站了出來?!鞍阎夭∪硕妓偷轿疫@里來!”在他的指揮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這一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有指導意義,后來成為通用的救治方案,鐘南山也成為“抗擊非典的功臣”。
“非典”過后,鐘南山依舊致力于呼吸系統疾病領域。他主動承擔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推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呼吸系統疾病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需要應對的主要疾病。目前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國廣泛的監測體系?!辩娔仙秸f,“非典”之后,全國陸續設立了幾百個疾病監測點,能夠及時監測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況,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醫護人員和防疫機構都能夠快速找到病原并進行防控。2015年,廣東省僅用兩個多小時就將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輸入病例追蹤到位。
“院士門診”“院士查房”、做科研、帶學生,這位精神煥發、步伐矯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診一線工作。
“接下來我還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希望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另一個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藥可以早日推出?!辩娔仙秸f。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斗中,鐘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并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
他積極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專家門診,為患者服務;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擴展資料:
鐘南山出生于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鐘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鐘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癥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F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毅力
㈠道理論據:
①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永锓蛉?/p>
②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腋?/p>
③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㈡事實論據:
①張海迪自幼就患有嚴重的高位截癱,幾次瀕臨死亡的邊緣,身體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來,她學會了4門外語,翻譯了16萬多字的外國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并自學了針灸技術,為群眾治病1萬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貢獻,與張海迪相比,我們這些身體健壯的人又當做些什么呢?
②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③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游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了解一些草藥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藥,最后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巨著一—《本草綱目》。
④馬克思寫《資本論》,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
⑤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出了《物種起源》一書。
⑥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歷經12年的實驗,不怕挫折失敗,從幾十噸的礦物中提取了幾克鐳。
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不怕嘲笑,力糾口吃。
⑧李白遇老婦,“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 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勇退(責任)
在權力的巔峰上,在百姓的擁戴中,為了實現民主社會的理想,為了讓更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華盛頓毅然退位,將領袖與民眾,偉大與平凡,歷史與未來,完美地統一在瞬間,博得了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光榮。(李輝《告別權力的瞬間》)
-
需要更多的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網內容,請訪問至:科技作文素材人物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