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發表時間:2025-08-19英語作文常用句型(八篇)。
作為一名新上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撰寫教學反思有助于快速提升教學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英語作文句型,供大家參考與學習。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與學的途徑、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引到我們的語文課堂,并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主動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
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價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進入一種自主的學習境界,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自己的主見于主動發展中。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蘊涵的新理念。為了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⑴、創設情境,引人入勝。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于色彩鮮明,動感性強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媒體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如:《荷葉圓圓》一課,課的開始,媒體呈現“碧綠的荷塘”的'背景圖,同時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的情境中,不一會兒荷塘里跑來一群小伙伴,伴隨著青蛙的呱呱叫聲,學生的情趣更被這生動活潑的畫面所吸引。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的感想告訴大家。有的說,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多美??;有的說,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多可愛??;有的說,小蜻蜓展開翅膀的樣子多像一架小飛機。學生情緒十分高漲,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⑵、巧設疑問,激發求知。古人云,學起于思,源于疑。巧妙的疑問,扣人心弦的懸念設置,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問題是思維的向導,只有把問題設計得巧妙,學生才會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應該在問題的設計上花點心思。如講《稱象》一課,我這樣設疑:大象又高又大,能稱嗎?課文里介紹稱象有幾種辦法?哪種辦法好呢?我話音剛落,學生就迫切地尋找答案。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后,答案也就隨著誕生了:課文里介紹了三種稱象的辦法,只有曹沖稱象的辦法行得通,而且很有創造性。學生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整個過程,學生的學習勁頭足,興趣濃。 ⑶體現民主,語言激勵?,F代教學論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建立民產、平等、和諧的關系,才能提高學生學習主人翁的意識。因此,教師應創設情境,重視語言激勵,給每一個學生朝代到臺上來“試一試”“做做小老師”的機會,采取只要“試一試”就會得到一顆智慧星的激勵手段。如:“語文園地大”里的“我會讀”這一欄目,要求學生認讀“團結、街道、勇敢、尊重”等12個詞語,目的是積累詞語、鞏固生字。教學一開始,教師用充滿神秘感的語氣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讓你們也來當當小老師,到臺上來把你認識的詞語帶著大家讀一讀;同時,我們還要比一比,看看哪個小老師當得最好、認識的詞語最多,就給他一顆智慧星。”教師的話剛說完,同學們個個像戰士一樣,進入備戰狀態。有的借助課后生字表,學習不懂的字;有的悄悄地問老師;有的同桌互相幫忙,目的都是想當一名最出色的小老師。整個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習效益大大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集體力量。
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于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時下,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體現。這種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示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一位學生的發言往往會引發其他幾位同學的思維火花,促使小組各成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從而達到對問題的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語言課堂上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探討、研究的空間。根據一年級的年段學習目標特點:重點是識字、寫字。而大修訂后的一年級語言教材,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識字量大大增加。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識字效果,課堂上我鼓勵學生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兩只小獅子》一課,要求認識的字有咬、洋、呑、獅、苦、靠、撲等。學生通過分小組合作學習,探索識記生字的方法,有的人換偏旁認記“咬、洋”;有的從編兒歌法認記“呑”(“一口呑下天”或“口上有個天”)有的用組合法認記“獅、苦、靠、撲”等等。同學之間通過互助互補,既發揮了個人潛能,又培養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實踐中,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機會。課堂氣氛活躍、輕松、民主、愉悅??梢?,合理地、適時地、適當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更能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識、提高能力。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這一學期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對一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課前準備,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
2、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高一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用最簡易的語言授課,爭取讓學生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得最好.在復習過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視學習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只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英語課堂既是吸取知識的主戰場,又是內化技能的練兵所,但有限的時間無法使學生們充分把這些技能和知識據為己有并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已學知識,訓練相應技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的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上課結合時事,熱點,給學生講有關政治,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幽默等.課后做到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對課堂上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課后還布置學生專門做一些綜合能力的作業.比如說一天兩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學中會認真設計相應的課后練習,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如果課堂所學的是一些基本的語言點,我就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訓練,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懂得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如果課堂教學的是閱讀課,我會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復述課文.沒有課后練習的.復習鞏固,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講課生動有趣我在講課時,盡量講得生動有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經常給學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脫口秀,趣聞,幽默故事,名言名句的仿擬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一些英文歌曲也是學生感興趣的,如:后街男孩,辣妹,超級男孩,西城男孩,美國民歌等,教師可以印制一些歌詞,在歌詞中留出一些空白讓學生一邊聽,一邊填寫,一邊模仿,既練習了口語聽力,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我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這一學期來,閱讀在英語特別是考試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三個班的學生閱讀能力都不是特別好.在今后閱讀理解的復習是一個重點,復習時我應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大.閱讀速度要求每分鐘48.5個詞以上.
2讓其訓練的題材應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人物傳記,文化教育,社會,史地,科技,政治,經濟等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某種題材.
3體裁多樣化.包括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等
4.讓其了解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
5.掌握必要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一般來說,對記敘文注意5W和1H;對描述文注意主要情節,對說明文或論證文要注意主旨句.另外,做閱讀理解還要善于抓關鍵詞語,如承接詞and,besides,but,never,etc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203和206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剛接手這兩個班時,透過和學生交流了解到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濃,覺得背單詞和語法很枯燥,背過后不久就忘記了??吹接⒄Z文章滿眼是生詞,本來想好好看的,但是看一會后講什么資料不明白,就不想看下去,時間久了就厭惡英語了。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結果之后下課一調查,一聽同學們反應,才明白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反應跟不上,而教學的部分資料同學們有的以前從來未學過。于是,我在課后更多的主動走近學生,與他們聊天談心,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更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狀況。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潛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203班的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用心,但中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由此能夠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狀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結合我的學生實際,把我的教學分成五個階段
第—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布置任務給小組去,講故事或者演電影,小品,上課時的前10分鐘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這些學生真有表演天賦,有時令全班同學捧腹大笑,一個小組一次輪流著來,經過大約2個月的訓練,同學們喜歡上了英語。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口語操練時,我充分利用有效時間,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潛力。
第二階段,狠抓詞匯,交會學生透過語音,構詞法,詞性,諧音等方式讓學生背單詞變簡單,每一天背誦至少30個單詞,循環復習,配合閱讀文章加強理解鞏固。此刻我的學生不再害怕背單詞了。
第三階段,由于下學期升入高三9月份就要考英語聽力,多數學生的聽力潛力薄弱,聽不懂,要求每一天晚上7:30—7:50集中進行聽力訓練,同時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聽力技巧。比如帶著問題去聽,抓重點,注意not,however,thanks等轉折詞后才是說話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在聽的過程中適當的'對數字等信息做簡單的筆記。
第四階段,精講多練是我采取的另一個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少講精講,讓每位同學做好筆記,掌握知識重點難點,然后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練習加以鞏固,課后留有適當不同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練習,這樣透過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同時,我又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我每次評講習題的過程中,把他們易錯的習題和知識點重點記在錯題本上,以便于平時有重點地去記憶和理解。事實證明,這一方法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第五階段,從20xx年起云南省的會考要記入高考總分,為了使每一個學生得到這2分,我利用15天左右的時間重點訓練會考題,使學生對會考加以重視,并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潛力的一個好方法,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我們組的優秀老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本學期,我聽了十多節課,我的收獲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后,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后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期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有機會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一、指導思想
新的一學期,高一英語備課組將認真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規章制度,以學生為本,充分利用好每堂課,有效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繼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講求“務實”,逐步滲透相關知識及培養學生能力。該備課組也將堅持“開放、務實、合作、互助、競爭、資源共享”的原則,力爭構建探討型、創新型、反思型備課組。
二、課時安排
1學月(unit 1—3) 2學月(unit 4—5)
3學月(unit 6—7) 4學月(unit 8—10及復習)
三、主要工作
1、備課組活動
(1)堅持每周兩次定時定點集體備課,一次設主講人,主講下周要講內容;另一次為集體探討(一周工作的經驗與不足、練習的設置、作業的布置等)
附:
Unit One:支靜敏 Unit Two:鐘焜 Unit Three:邱菲菲
Unit Four:劉婷 Unit Five:黃正翠 Unit See:滕興東
Unit Seven:楊晶 Unit Eight:羅宇 Unit Nine:劉廣怡
Unit Ten:鐘焜
(主講人在備課時必須注意本單元的整合,備課重心在閱讀課文上,主講人還必須自主命制一套本單元的檢測題,以讓學生做到周周練、點點清。)
(2)備課組將開展相互聽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備課組將集體研究作業、練習。將作業最大程度有效化,將練習題出得更精。我們將安排老師負責每單元的'基礎檢測題的命制(緊扣教材)及一周一次閱讀、完形專項練習的命制。
(4)狠抓基礎:我們將堅持聽寫、背誦及單元檢測,老師也必須及時批改并認真評講作業,測試以夯實學生基礎。
2、本期備課組在教學方面的研究重點
(1)怎樣讓英語課堂的效益最大化,怎樣的英語課堂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做到“務實”。
(2)英語題以選擇居多,因此課后作業的監控難度更大,怎樣更好地監控學生的作業質量并將作業最大程度有效化是備課組本期教研的重點。
(3)長期以來,對閱讀課文的上法有一些一層不變,效果也不夠理想,研究閱讀課的授課方法也將是備課組本期教研的重點。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一、 學情分析
今年高一總共10個班級,學生能力參差不齊,層次差異較大。經初步了解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一直屬于薄弱環節。因此,首先要想辦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習慣。主要工作是從書寫和朗讀著手:利用早讀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在下半學期安排一個英語書法比賽,養成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高一第一學期是初中向高中的重要轉折點,學生能否在短期內快速適應高中英語學習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這對高一英語教學提出挑戰,教師應該多用心,應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做到真正有效教學。
二、 指導思想
在市、區教研室的指導下,全面貫徹學校工作計劃,以年級組的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為核心,抓好基礎,培養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 總體目標
1、 完成教研組工作計劃中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
2、 尋找有效的措施,拿出有效的培養思路,既保障尖子生的穩定發展又培養后進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們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并有所進步。
3、 集體備課充分,作業批改及時,上課學生滿意率高。
4、 期末考試成績能有效體現一學期來教學成果,學生能力有所提升。
四、具體措施
1、加大備課投入,發揮集體優勢。每周都會安排一次集體備課活動,為實現腦力資源共享,我們將更嚴格執行集體備課程序:個人深備—主備人說課—集體討論—修改完善---分頭執教—教后反思。
2、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根據高一學生特點,任課老師指導學生明確學習計劃,維持好課堂秩序,指導學生聽課、記筆記、及其它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及時監督學生每天完成“預習-聽課-復習”三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并對英語能有興趣和熱情。
3、 注重英語基礎知識,強調詞匯量的積累。同時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每一模塊專門設置一節閱讀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 書面表達方面,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每兩周進行一次作文訓練,教師及時批改講評,且對卷面嚴格要求。
5、 采取得力措施,關注后進生。教師多課下輔導,多鼓勵談心,逐步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逐步提高成績。
6、加強對學生周末自主學習的指導,精選習題,認真批改,下周講評。
7、加強聽力訓練。每周利用周一下午第四節時間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并加強對學生聽力方面的指導。
8、 搞好大小考試的質量分析,認真查找原因,尋找對策,為提升教學質量,踏踏實實做好一切工作。
總之,我們將一如既往,多溝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實效的原則,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前提下,努力,認真完成高一備課組的各項任務。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面的教學理念為指導:
第一,在切實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和結合學生學習成績的的基礎上,適當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
第二,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三,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第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學習,完成設計目標;第五,注重過程性評價,建立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提高的綜合評價體系。
二、學生情況分析
a)本屆高一學生在英語基礎方面很薄弱。在詞匯,語法規則等方面存在很多缺漏。所以,在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上,學生水平存在很大差異。
b)學生在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方面也存在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主動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工作,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也不注意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c)在課堂上,習慣于以往被動地接受所傳授的知識,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學習的主體性不突出。
三、教材與教輔的分析
本學期教學任務繁重,時間緊迫。每一單元除了關注閱讀、寫作、聽力、視聽說等語言實踐活動,還關注語言知識、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等。其中,通過并利用教材培養和堅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以前的必修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本學期的選修教材強調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難點在于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上的改變,達到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目標。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有豐富的生活常識、多文化背景的積累,并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同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會僧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
五、教學措施
a)讓學生每天積累幾個單詞,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b)實行過程性評價,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不同方式的檢測,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C)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d)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e)經常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利于學生的有效性學習。
f)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老教師的經驗和新教師的激情,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是許多大學英語教師關心的問題。筆者曾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追求課件形式的精美,而忽視了多媒體課件內容的充實性。筆者意識到花哨、精美的課件并不一定會轉化為有效、充實的教學,因此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多媒體課件;有效性
0前言
產生于信息時代的多媒體課件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改變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發現,有時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效果并不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筆者通過對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的反思,結合學生對此教學模式的評價反饋,結果顯示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1多媒體課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弱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課件把枯燥的文字與生動的畫面相結合,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實際操作中,由于師資緊缺,多媒體教學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慣用的模式就是教師把知識點羅列在課件上,然后一張張幻燈片往下放。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互動性,久而久之,教學又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滿堂灌。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發現,為了操作課件,筆者很少走下講臺,只顧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將大量的課件內容講授給學生,而忽視了課堂中學生的接受能力。筆者每堂課所講的信息量比起傳統方法授課時多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提問學生的時間卻少了。課堂是培養師生關系的重要場所,但筆者卻感覺到在課堂中沒有了師生互動和最直接的師生交流。這類多媒體課堂盡管采用了新的教學手段,只不過是變成了更為先進的“電灌”。從教學過程中根本體現不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是在“穿著新鞋走老路”。
-
小學作文網(zWB5.cOm)必讀珍藏:
- 英語作文常用句子?|?英語作文常用句子通用?|?英語作文常用句子精選?|?英語作文精選10篇?|?英語作文常用句型?|?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1.2課件制作重形式輕內容,過分娛樂化
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片、動聽的聲音、活潑的動畫,能極大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但有些教師只注重呈現形式、過度追求動畫效果,即出現形式與內容脫離的問題,又使學生的注意力受到干擾,舍本逐末。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有此經歷。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最初階段,為了制作花哨、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工夫,而忽略了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活動的設計。片面強調課件的形式,使課件變得娛樂化,忽視了教學內容的充實性和有效性。一節課下來,學生只記住了圖片,對教學內容卻知之甚少。
1.3弱化了學生記筆記的習慣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記筆記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將老師講的語言點記錄下來,課后可以拿出筆記進行復習。但是,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卻完全相反。多媒體授課的教師講課的速度要比以前快,每堂課所講的內容也要比傳統課堂多。學生光聽有時候都會跟不上老師的步伐,更別提記錄了。因而學生的筆記越來越少,經常感覺一堂課下來什么也沒聽到。筆者在教學中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做筆記,上課的時候,只帶課本和一支筆,有的學生還只帶課本。筆者在與學生的閑聊中問及此問題時,學生的回答是內容太多,不知哪些是重點,課件翻頁太快,想記也來不及。
2反思
筆者在大學英語的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課件,但為什么精美的課件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師生關系和諧,學習氣氛濃厚,在多媒體教學的今天,為什么課堂氣氛呆板沉悶,師生關系疏遠?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筆者傳授的知識信息量比傳統教學中要多好幾倍,但一堂課下來,學生總感覺沒學到什么?在不斷反思和與學生的交流中筆者找到了答案。
3具體對策及分析
3.1靈活運用課件,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注意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為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筆者在此后的.教學中,改變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筆者所帶的一個班是體育專業的學生,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但活潑好動、熱情外向,筆者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活動。為了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筆者每個學期給出100個句子,要求每天背誦一個句子。在背誦的句子中,有句話:Asanoldsayinggoes: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正如老話所說: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在講解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位學生在打瞌睡,就讓他按照這個句型來翻譯一句話:“只學習不睡覺聰明的孩子會變傻”,他在難為情中翻譯出了這句話,但筆者表揚了他,剩下的課堂時間他都在認真的聽課。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此外,筆者還讓學生制作課件,積極參與課堂內容講解。在所學的一篇文章《Run,Patti,Run》,講述的是一位癲癇患者Patti,克服病痛,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故事。筆者讓學生制作課件,一位學生制作的課件,詳細的介紹了Patti,以及各國不同的馬拉松比賽,圖文并茂,生動形象。最后還給大家演唱了歌手羽泉的《奔跑》,其他學生在他的感染下,也一起唱了起來,整個堂課一直充滿著活躍、輕松的氣氛。筆者還根據每堂課的具體內容,經常給學生布置課外任務,不斷加強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3.2改變教師角色,加強教師的主導地位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的“雙主”理念,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學生要發揮主體作用。因此,教師應把課件看成是對教學手段的延伸和豐富,教學課件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材和學情的分析、重點難點的把握還是有賴于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只有通過教師的扎實備課,才能理順教師、教材、多媒體技術的關系,在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同時要注重全體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轉變了教師的角色,不再單純的是多媒體課件的放映者,而是走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監督者。
3.3促進多媒體課件內容與形式的和諧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有自己的特點,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有差異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不同,加工整理多媒體課件。課件是一種教學手段,目的是向學生傳播教學知識。應拋棄課件中的不必要的表現形式,課件制作要求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習資源以恰當的方式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多媒體教學中,不能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兩者要適時、適當、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也應根據不同班級、專業的學生適當調整課件。筆者所帶的班級中還有一個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這個班級上課,筆者課件的擴展知識多是新聞傳媒、廣播電視編導相關的知識。在體育專業班級上課,擴展知識多是體育新聞、賽事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學到了英語的基礎知識,也擴充了專業知識。
4結論
多媒體課件確實有它的優勢,但有的多媒體課件大多是一些與教學關系不大或無關的生動的動畫和精美的圖片,這使學生無意注意過多,從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而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制作多媒體課件,以至于忽略了教材的研究,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學情的分析。因此,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多媒體課件是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要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充實英語課學習的環境,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發展和全面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安晶.淺議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xx,(05)
[2]陳堅林.關于“中心”的辨析——兼談“基于計算機和課堂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學生中心論”[J].外語電化教學,20xx,(05).
[3]莫錦國.關于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xx,(10).
[4]王學華,鄭玉琪.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外語電化教學,20xx,(06).
? 英語作文常用句型 ?
摘要:多媒體課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英語課堂教學;創造性思維
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以其聲情并茂、形象靈活等優勢,為廣大英語教師創設栩栩如生的英語語言環境提供了條件,是英語教學的理想手段,同時也是強有力的教育合作者。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三年來,筆者在《牛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的優勢,靈活運用到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不能簡單地運用到課堂中去,必須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不斷反思我們的教學,不斷在實踐中摸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最佳效果。下面就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一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一、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優化了英語課堂的各個環節
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適時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也會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使學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扎實,使教學過程得到全程優化。
1.優化導入環節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重視在一堂課的開頭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關系到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形象、鮮明的色彩,活潑、可愛的動畫形象吸引了學生,激發學生熱情,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7A Dream Home,通過多媒體插件呈現筆者的臥室、起居室、餐廳、廚房間、衛生間及小區的外景。學生很了解筆者的住處,所以他們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上。接著讓學生來描述他們理想的家,不知不覺地學生會成為課堂的主角。多媒體的使用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增進他們的理解,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有效地達到目標,激發他們的思維、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從而優化導入環節。
2.優化單詞的教學
為了使學生在學單詞時學得扎實、有效,筆者創設情景、借助畫面使學生觸景思義、以義聯詞。如在教學8A Unit 4 Wild Animals, Vocabulary Different Animals時,在屏幕上呈現斑馬、獅子、北極熊、烏龜、長頸鹿、狐貍、駱駝、猴子、狼等圖片并配之以逼真的聲音,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眼、耳、腦多種器官并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時,讓學生根據畫面的情景,圍繞與野生動物有關的問題進行造句,活用了新單詞,這樣的方法深受學生的歡迎,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理解并掌握單詞,效果極佳,并學到了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3.優化鞏固、應用、遷移環節
在新授課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各種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達到鞏固、遷移的目的,能有效地避免傳統的、單調的練習。在多種情境中去解決問題,能使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從而鞏固新知識,靈活應用,快速遷移。比如在7A Unit 5 Grammar現在進行時的教學中,通過幻燈片呈現一些圖片,如:一個小男正在游泳;一些學生正在打籃球;兩個女孩正在畫畫等,利用圖片邊展示邊讓學生思考、訓練,先呈現現在進行時的結構be+doing,學生模仿練習。這樣,既達到訓練的目的,還可以節省時間,再回到書本中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時,學生們就迎刃而解了,做到重點、難點當堂訓練、當堂消化。
二、多媒體的應用,為學生了解中西文化架起了一座橋梁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我們就不能做到確切理解和正確表達思想。因此,在英語課上運用多媒體,為英語教師展示西方文化背景提供了方便,為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架起了一座橋梁。
1.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節日
如在教《牛津初中英語》7A Let’s Celebrate, Special Days時,通過多媒體插件把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端午節、圣誕節和春節等節日直接用多媒體展示漂亮的圖片、美麗的傳說,讓學生了解西方人如何過這些節日,以及與節日有關的食物等,學生看了以后既新奇又興奮,情緒處于極度亢奮的狀態,爭著用英語去說自己知道的東西,他們在這種圖文并茂的情景中,了解了西方的節日,同時讓學生與中國的節日做了比較,筆者邊展示圖片邊用英語講述怎樣過節,并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圣誕節與春節有什么異同,通過用多媒體展示這兩個中西方節日,發現盡管Christmas和 Spring Festival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匯,但在“家庭團聚”、“放長假”、“節前聚餐”、“兒童有禮物”等文化涵義上卻非常相似。這樣的授課形式,學生興趣濃,課堂樂趣多,效率明顯高。
2.通過網絡插圖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飲食起居
大多數學生對西方國家的飲食起居不太了解,教學這方面的內容時,單靠教師介紹一些有關飲食、起居的知識顯得蒼白無力。因此,筆者在教7A Unit 4 Reading Food and Lifestyles時,通過網絡下載了一段Tom一家人一天的飲食起居的音像,從他們一家四口人的早晨起床、吃早餐、上學、上班到午餐、放學、下班、吃晚飯等情節的播放,讓學生通過屏幕目睹西方人的飲食、餐桌上的禮儀、生活方式等。讓學生對比中西文化的差異,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本內容變得逼真,充滿情趣,使英語課堂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很直觀地了解西方文化,加深了對所學課文的印象,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真實的圖片展示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三、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發生質的轉移
1.多媒體插件的使用為聽、說創設了一定的語言情景
初中階段英語聽、說訓練很重要,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因此在教每個單元的Integrated skills時,筆者經常把多媒體插件運用到英語課堂,為課堂注入了活力,使學生的聽、說能力發生質的轉移,如在7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學時,筆者通過多媒體插入了一段《動物世界》中的精彩片段,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借助屏幕,學生不但可以聽到影片中解說員的'解說,還可以看到動物的神態、生活習性、覓食的方法、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爭斗等。影片放映結束后,讓學生開展討論,圍繞影片發表一些對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的看法,在這樣的情景下,學生會有感而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有效地實現了聽、說能力的提高。
2.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英語寫作課煥發活力
書面表達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寫作的目的是如何通過教材中的范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杜=虺踔杏⒄Z》 9A Unit 1 Main Task部分有一篇范文,內容是Zhang Ke和Wang Mei給Mr Hu寫的一封推薦信,他們想推薦David為學生會新一輪主席,信的篇幅很長,筆者沒有把它當作閱讀課來上,而是通過多媒體插件把這封信展示給學生,并向學生解釋清楚寫推薦信的基本格式,列舉一些描寫個人良好品質的形容詞并提示一些重點句型,然后利用幻燈片呈現出來。接著,要求全體學生把預先模仿范文寫好的推薦信帶到課堂上,由教師隨機抽查六到七位學生的習作,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然后兩人一組一起批改。最后,教師把好詞、好句用曲線作標記,單詞拼錯、用錯的用紅筆圈出來并及時糾正錯誤。這樣省時、省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沉悶的寫作課煥發了活力,顯得格外有效。
四、多媒體雖好,但不能濫用
運用多媒體開展英語教學應注意不能濫用。在備課時、課堂中,都必須注意多媒體運用的最佳作用點,把握最佳時機。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人文素質、審美情趣、語言素養;它要求教師有深刻理解教材、駕馭教材、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師要十分認真地鉆研教材,熟知使用媒體的目的。在設計和制作課件時,教師必須講究科學性和準確性,做到既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又與學生知識水平、年齡特征相適應,讓多媒體的應用真正為英語課堂服務,讓學生受益,而不是喧賓奪主,搞形式主義。
總之,英語課堂中一定要以學生為本,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使我們英語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綜合能力,實現英語課堂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張紅玲.現代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xx(3).
Abstract: Multimedia coursew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English, thus to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coursewar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
想了解更多【英語作文常用句型】網的資訊,請訪問:英語作文常用句型